“后真相时代”亟需主流媒体挺膺担当

前天 772阅读 0评论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们在享受信息社会里表达自由的同时,也经常会陷入这样一种认知困境——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后真相时代”该相信谁?

  在“后真相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把关人”的缺位,一些自媒体发布的虚假信息和谣言满天飞,给广大网友正确感知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困扰。笔者以为,“后真相时代”亟需主流媒体挺膺担当,自觉承担起“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职责使命,从阵地建设、内容生产、机制创新等多个维度发力,向虚假信息和谣言宣战,更好引领社会舆论。

  要积极拓展网络平台阵地,扩大主流媒体“发声场”。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和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近年来,媒体融合趋势愈演愈烈,从中央到地方,主流媒体加快升级自有手机客户端,并积极拓展微信视频号、抖音、B站和小红书等商业平台阵地,取得了明显效果,出现了像央视“主播说联播”、浙江广电“新闻姐”等一大批网红账号。这些网络平台阵地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主流媒体抱残守缺,对网络平台阵地建设不够重视,抱着“上网搬”“抄作业”的心态,疲于应对、浅尝辄止,满足于流量“自嗨”,结果不仅浪费了人力、财力,而且也无法有效发挥正面引导、弘扬正气的作用。

  要加大内容生产力度,创作更多让网友喜闻乐见的辟谣精品。新闻舆论工作承担着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职责使命。而做好辟谣工作,正是主流媒体践行这一职责使命的具体形式之一。在移动传播时代,一件辟谣作品好不好,可以通过浏览量、点赞量、转发量等数据直观体现。数据或许是冰冷的,但是数据背后则是生动内容和鲜活表达。获评第六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的《重庆辟谣小剧场》,活用网言网语,创新微电影、MV、情景剧等呈现形式,深受网友喜爱,每一期都获得较高的浏览量。围绕推出更多辟谣精品,主流媒体应树牢用流量和效果说话的鲜明导向,从策划构思、叙事手法、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综合运用动漫、H5、手绘、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努力让作品打动网友、产生共鸣,进而达到追根溯源、以正视听的目的。

  要内外联动抓好机制创新,推动正能量赢得大流量。主流媒体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发挥好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一方面需要媒体练好“内功”,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心怀“国之大者”,从大局着眼做好策、采、编、发各环节工作,不给任何错误思想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同时要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用互联网思维主导媒体资源配置,把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设备向新媒体端倾斜,让主战场上的“官兵”更能打、“弹药”更充足。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在建强自身网络平台阵地的同时,要上接天线、下延触角,不断建立和完善与中央媒体和省级媒体、第三方商业平台,以及基层宣传部门的合作机制,持续壮大正面宣传的声势,发扬斗争精神,挤压虚假信息和谣言的生存空间,让正能量、大流量作品霸榜、霸屏、霸端,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蒋希伟)

编辑:苏永乐 审核:刘 飞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7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