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假期小“尾巴",探访东莞史上“学霸”陈伯陶的故乡

10-06 33阅读 0评论
作者 张珊珊 2024-10-05 20:02

中堂镇凤冲村的名字颇有来源,相传曾有凤凰栖息于此,因而得名“凤翀”(翀意为向上直飞),后演变为“凤冲”,一个寓意吉祥美好的村名也蕴藏着这个数百年历史古村独特的人文风貌和深厚文化底蕴,而凤冲村的文脉延绵更是让人惊叹。

东莞历史上唯一的文探花陈伯陶,就是从凤冲村走出来的。

陈伯陶是《东莞县志》《明朝粤东遗民录》等影响深远的著作的编撰者,暨南学堂(暨南大学前身)的创办人,在文化、教育上的巨大成就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在古代,一个家族建“家祠”是极大的荣耀。“胜起家祠”门额是由陈伯陶与李文田合书而成,其中“胜起”由陈伯陶所书,“家祠”由李文田所书。“胜起”二字源自陈伯陶曾祖父之名。“胜起家祠”前面的一副对联,上联“纶綍承天宠”,下联“文章蔚国华”,横批“探花及第”。在家祠建好第二年,陈伯陶就高中探花,“胜起家祠”也因此被称为探花祠堂,很多家长在高考前都带着孩子前来沾沾文气,祈求考试顺利。

“胜起家祠”两边是厢房,正中是宽敞的大堂,墙上悬挂着 “谊睦堂”的匾额,两侧分别陈列光绪壬辰科探花和旨赏戴蓝翎的匾,另一侧的墙上挂着咸丰二年乡试第一名的解元及光绪五年乡试第一名解元的匾,右侧则是光绪十八年会试第七十八名进士的匾。这些可以看出陈伯陶一路开挂的“学霸”之路。

据了解,陈伯陶父亲以教授为生,常外出谋生。传说他是在石龙水南出生,后来随父亲在虎门住过几年,因此有“龙生虎养凤遮荫”的说法,连传说都为他增添了神秘色彩。五岁时,他便开始学习,六岁时便跟随历史名家陈澧学习,聪慧的他十岁时便能熟背五经。

然而,他的考试之路也非一帆风顺。二十一岁时,他考中秀才,二十五岁时乡试夺魁,当时老师陈澧以对联祝贺他,鼓励道:“文章高似罗浮顶,科第连登会状元。”可惜这佳话并未如愿实现,光绪十八年,陈伯陶重新参加殿试,初置第一,几乎成了状元。然而不幸的是,在试卷中,“宣抚司”被误写为“宣慰司”,结果被压在第十名之外。幸得咸丰朝的状元翁同和为他辩护,称赞他是积学之士,最终被更正为第三名,陈伯陶因此成为了东莞历史上唯一的文探花。

在陈列馆的正中间挂了一副牌匾写着“誼睦堂”,“誼睦堂”是顺德探花李文田为陈伯陶故居题写的,“为什么这个誼字少了一点?因为誼与誼通用,是古时读书人惯用的一种写法。为什么李文田这样写呢?他认为上面的一点表示最高,到了顶点,如果誼字的宜字也写上一点,那么两边都是写上了一点,表示已经到了尽头,学问和功名已经到了最高点,以后再没有发展和提升的空间了。当时陈伯陶还未考上探花,所以李文田故意将“誼”字写少一点。一方面他认为陈伯陶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在科场上肯定会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他也寄望陈伯陶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将来鼎中三甲。

“誼睦堂”的取意是希望族人能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和和气气,相互帮扶,这也体现了陈伯陶秉持“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和爱国、爱民的崇高思想。

作为个体人生而言,生性不善逢迎的文探花陈伯陶虽没高官厚爵,也称得上青云直立。他一生重视国学,曾四处奔走,游说劝谕国内外华人华资办学以振兴中华。1906年,陈伯陶协助当时的两江总督端方,在六朝古都南京创办国内首个培养侨生的学堂,目的是培养华侨学生的国文及国语等,并由陈伯陶命名――暨南学堂(暨南大学前身),“暨南”取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其词古雅,其意深远。至今海外校友学人,提倡“禹贡精神”,实源于此。陈伯陶更以提学使身份,兼任暨南学堂监督,亲自制定办学章程和经费预算。他与中国教育的深厚渊源,由此可见一斑。

在凤冲村,除了增长历史文化的见识,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游玩。胜起家祠一旁的凤翀人民会堂也充满了历史年代感,据了解,这里将改造成为集村史馆、轻饮休闲娱乐的文旅打卡点,值得期待

南方+记者 张珊珊

通讯员 邱发平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