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大先生

09-06 226阅读 0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

  在5日的武汉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领导、专家、院士进场时,都被介绍为“教师”,在场数千名重生倍感亲热。一声“教师”,小小细节,值得说道。

  大学校园里,有教授、主任、校长、院士等等,这些是对身份、头衔的社会性描绘。但对学生而言,有一个最重要的称谓,便是“教师”,这是最朴素、最遍及的称谓,也是等待最高、职责最重的称谓,离讲台最近、离学生最近。

  有人把“教师”看作大学校园的“底层职工”,没有各式各样的头衔来得风景,这种知道并不正确。大学是教育场所,受教育者都是学生,育人者都是教师,不管头衔几许,做的都是刻画魂灵、刻画生命、刻画人的作业。人才培养,要害在教师。高水平教师当然一起可所以院士、主任、教授,但在人才培养的讲台上,“教师”重量最重。在武汉大学,多年来就一向有“6位院士、4位教授同上一门本科课程”的美谈。

  大学校园里不只要以当教师为荣,还要争当有教育家精力的好教师,争当大先生。“大先生”不是职务职称上的“高”和“大”,而是道德之高、学问之深、格式之大,是为人师者所需求的境地和风仪。教师身负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第一位的是传道。大学生能不能生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年轻一代能不能担起年代任务、扛起前史重担,要害在教师。大先生当然要有厚实学问、仁爱之心,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传正路、培大德,是“经师”更是“人师”。这一点立住了,才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演示,成为被社会尊重的典范、世人效法的典范。

  【修改:姚昊】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2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目录[+]